(宜宾动力电池集聚发展 来源:钛媒体APP拍摄)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堪称地方经济发展的明牌,各大城市争相入局。当渗透率逐渐走高并不断上演价格战时,产业链内卷加剧、增速放缓已成事实,但有一座城市仍在狂奔向前。
它,就是宜宾。
近年来,宜宾动力电池从无到有,产值从2020年不足20亿元蝶变至2023年近千亿级产业集群,动力电池迅速成长为比肩白酒的顶梁产业之一。今年上半年,宜宾的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依然保持了良好的上升态势,产值突破1000亿元。
外界好奇的是,随着城市选择的趋同和愈见白热化的竞争,宜宾为何能实现突围并持续保持竞争力?
近日,钛媒体APP受邀参加“新质动力 创绿未来”——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主题采访活动,透过产业腹地的应用场景、厂区走访串起了答案:宜宾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虽有时代赋予的机遇,但更多还是主动选择和努力的结果。作为一座以白酒闻名的历史古城,它以一种近乎决绝的方式自我革命,切入动力电池赛道;然后在创新、创造和创业的内驱力下紧抓机遇,通过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实现产业从0到千亿的跨越,将“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称号收入囊中。
某种程度上,宜宾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路径上,不仅仅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它代表的是以一个产业促进城市中兴的样本;甚而,是第三次能源革命时代,一个浓墨重彩的篇章。
“动力电池之都”再向上
盛夏的宜宾,晴热少云,在位于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宜宾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宾长盈精密”)厂房内,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自动化的机械来回运转,少量的工人有序作业,生产出的动力电池结构件等产品整齐堆码。
(宜宾长盈精密厂区一瞥,来源:钛媒体APP拍摄)
宜宾长盈精密于2021年1月落户宜宾,投资建设了“长盈精密西部基地精密结构件自动化生产项目”,母公司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00115.SZ)。一期项目已于2023年3月正式投产,现有员工2200人余。2023年,宜宾长盈精密完成产值6.7亿元,同比增长96.9%;实现营收6.3亿元,同比增长124%。今年上半年,产值达到6.4亿元,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一期总的产能利用率在70%以上,部分项目甚至达到90%以上,产销率则基本达到100%。”宜宾长盈精密高级经理刘渊告诉钛媒体APP,鉴于公司产能利用及产销情况良好,二期项目已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建设进度已超过50%,预计明年6月份可部分投产。
从宜宾长盈精密向西驱车5公里,即是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时代”)所在地。作为宁德时代(300750.SZ)西南地区的重要战略布局,四川时代在宜宾规划动力电池项目10期,目前一、二、三、五、六期、七期(即时代长安)和时代吉利7个项目已建成投运,规划产能180GWH,带动就业3.2万人。四川时代工厂内的生产“进度条”同样拉满。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很长,各城市竞逐的重点也不一,宜宾选择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并凭此逆天改命。
四川时代和宜宾长盈精密等企业的发展拼组出宜宾动力电池产业的图景:动力电池规划产能300GWH,建成产能180GWH,产值从2020年不足20亿元蝶变至2023年千亿级产业集群。2023年,宜宾动力电池销量96.33GWh,占全省90%以上,占全国15%以上;今年1-6月,实现产量52.8GWh、增长36.2%,产值458.6亿元、增长4.1%,依然保持上升势头。
得益于动力电池产业的贡献,2023年,宜宾GDP达到3806.64亿元,比上年增长7.5%,总量居四川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一方阵。今年上半年,宜宾GDP为1694.93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
融入“一流朋友圈”,推动“一流产业生态圈”
如果在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观景平台上俯瞰,能将四川时代的工厂尽收眼底。2022年,四川时代位于三江新区的工厂,成为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同时入选全球“灯塔工厂”。
而宜宾的动力电池产业正是以四川时代为缘起,为轴心。
12月6日(星期四),央行等额续作1875亿元1年期MLF,利率3.30%,与上期持平,并有1880亿元MLF到期,当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截至周四,央行已连续30个工作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
“在四川时代链主‘强磁场’效应下,宜宾创新招引模式,从传统的政策扶持向国资赋能基金投资转变,与IDG、中金等头部资本合作建立其总规模超过400亿元的基金群,并通过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会展招商等,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现下已初步构建起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谈起宜宾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宜宾市经合新产局副局长徐健给出关键词:创新、招引头部、比拼生态。
如今的轻描淡写背后,实际是当初软磨硬泡、几经波折、高效执行换来的。实践证明,宜宾以龙头链主拉动产业链的战略是正确的——近年来,宜宾主动融入“一流朋友圈”,推动“一流产业生态圈”,四川时代来了,宜宾长盈精密也来了,科达利、中材锂膜、德方纳米等企业也寻链而来。
到目前,宜宾已引进四川时代、中材锂膜等100亿级项目6个,贝特瑞、科达利等头部企业20余家,上下游企业120余家,投资规模近2700亿元。
实际上,在持续巩固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基础上,宜宾还加快推进“电动宜宾”建设,以示范引领,践行低碳发展。
在宜宾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能源港,钛媒体APP看到,不时有搅拌车、牵引车和渣土车开到重卡换电站进行换电,不远处的停车场上则有数十辆新能源汽车整齐排列充电。三江集团兴荣能源、宜行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张伟介绍,重卡换电需要3-5分钟,换电一次可跑120-150KM,与燃油车相比,重卡换电可节约50%左右的能耗。
(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能源港一瞥 来源:钛媒体APP拍摄)
据了解,东部产业园能源港是全国首座花园式能源港,集光伏发电、储能应用、充换电、低碳交通管理于一体,建设有1座大型停车场,199个停车位,配建131个充电接口、2座重卡换电站、1座1000度电的储能设备、1套V2G充放电系统等,全方位展示了“电动宜宾”低碳应用成果。
张伟告诉钛媒体APP,“东部产业园能源港项目通过光伏储能充电、雨水循环系统、雨水生态花园、被动式节能建筑及可再生材料应用等方式贯彻全域清洁能源的规划理念,可满足每日1000车次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120辆电动重卡车次的换电需求,年充换电量将最高可达2500万度,预计年实现碳减排约2.5万吨,有力助推‘电动宜宾’工程和全国重卡换电示范城市建设,助力宜宾早日建成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
当然,东部产业园能源港只是“电动宜宾”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8月,宜宾三江新区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已累计建成充电接口2400个,成功布局了10座光储充一体化的智能充电站。
此外,为了迎接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三江新区第一个V2G(全称为Vehicle-to-Grid车辆到电网)充放电示范点也在紧锣密鼓进行调试,它不仅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还能承载电动汽车的反向放电,让电动汽车成为“大型蓄电池”。
创新、延链、协同,撑起四川万亿级集群
乘联会最新数据,今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这一数据宣告新能源汽车销量全面超越燃油车,但隐忧不得不提: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过后终会放缓,这时全产业链的产能过剩及价格战问题会愈加凸显。
以动力电池为例,根据目前全国主要电池企业对外公布的产能规划,需要3000万辆电动汽车才能消化,产能过剩已很明显。
面对行业的过剩,宜宾却提出新的目标:力争2024年实现营收1300亿元,到2027年实现营收3000亿元。投资60亿元、规划产能25GWH的四川时代八期项目也将于近期破土动工。
何解?
“下一步,我们将以创新引领发展,秉持‘投早、投小、投科技’理念,借助院士、专家力量,攻克发展瓶颈、抢占发展风口,积极布局固态电池等新技术、新路线,推动动力电池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抓好产业链深化行动,加快新型储能、电动船舶、电动工具等企业的招引培育,延伸产业链,进一步巩固动力电池产业生态。”
徐健的话其实很好理解,动力电池过剩说到底是低端产能过剩,以创新抢占高端市场,自然不惧行业跌宕;而无论新能源车还是储能、电动工具等都是动力电池的应用场景,拓宽应用,就是增加需求,挖掘新的产业动能。
这或意味着,宜宾想要的不仅仅是“动力电池之都”,而是“新能源之都”。
另外,从更广的维度来看,宜宾的产业发展也只是四川省动力电池的一个缩影。
在日前举行的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翟刚介绍,目前,全省已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200家,形成了从锂矿资源开发、上游材料到电池组件生产、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的完整体系;构建了以宜宾为主要承载地,遂宁、成都、眉山、德阳、达州、甘孜、阿坝等地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并一跃成为全国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高地之一。
2023年,四川省生产动力电池105.4GWh,同比增长27%,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今年以来,产业依然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上半年生产动力电池达到64.6GWh,同比增长56.4%,产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作为全省动力电池产业主要承载地的宜宾,将与省内14个产业关联市(州)健全协同推进机制,促进产业链内消纳循环、化点成珠、串珠成链、集链成群。这既是自身谋发展的需求,也肩负着全省打造万亿级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一盘棋”的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多个重要战略的交汇点,宜宾不仅能够与川内关联市州协同,实际还能辐射川滇黔,甚至出走海外。尤其是在川渝联手打造万亿级世界汽车产业集群的大背景下,重庆企业赛力斯(601127.SH旗下的新能源汽车,搭载的电池就是“宜宾造”。(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证券配资在线平台,作者|苏启桃